欢迎来访本站 www.Unanhai.com,认识中国南海诸岛从这里开始!

南海标准地名

三沙

究竟是谁在南海挑起事端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不详 人气: 发布时间:2012-09-04
摘要:近期,部分外媒宣称中国在南海咄咄逼人,诬称中国采取强硬行动引发南海紧张态势,将南海局势的不平静归咎于中国。这些报道显然与事实真相不符。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并不是麻烦制造者,恰恰相反,个别南海争议当事国近年来频频出击,不断制造并挑起事端,一些
  近期,部分外媒宣称中国在南海“咄咄逼人”,诬称中国采取“强硬行动”引发南海紧张态势,将南海局势的“不平静”归咎于中国。这些报道显然与事实真相不符。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并不是“麻烦制造者”,恰恰相反,个别南海争议当事国近年来频频出击,不断制造并挑起事端,一些域外大国推波助澜,鼓噪南海问题多边化和国际化,从而导致南海局势升温。国际舆论不应是非不分,也不应偏袒矛盾制造者,更不应刻意忽视中国在稳定南海局势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积极贡献。
 
  谁是南海问题升温的始作俑者
 
  自2009年以来,南海问题显著升温。这其中既有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影响,也是南海区域内外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特别是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客观上引发了冷战结束以来东南亚地区传统地缘格局的重构。南海争议有关当事国借机加大声索力度,企图借助外部力量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和国际化;一些域外国家呼应美国亚太战略调整,追随美国加大介入南海事务力度,导致南海地缘政治竞争加剧,南海问题遂成为国际热点之一。
 
  有关当事国频频示强,推动南海问题升温。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国会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黄岩岛、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纳入其“领土”管辖范围;2009年4月和7月,越南分别宣布任命“黄沙”(我国西沙群岛)和“长沙”(我国南沙群岛)地方行政长官,并通过向所占南沙岛礁上移民、公开组织旅游等活动强化实际占领;2011年3月及5月,菲律宾和越南分别单方面在南沙争议区进行资源勘探活动;今年4月10日,菲律宾军舰公然袭扰在黄岩岛潟湖内正常作业的中国渔船,采取抓扣船员、登船检查等非法手段制造纠纷,挑起“黄岩岛事件”;6月21日,越南国会通过《越南海洋法》,将我国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纳入所谓越南“主权”管辖范围。南海争议有关当事国上述行动及后续的所作所为,不仅侵犯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而且违反了200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下称《宣言》)的原则共识和《宣言》签署国的有关承诺,成为南海问题升温的重要诱发因素。
 
  区域外大国插手南海事务,加剧南海问题升温。2010年7月2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越南河内举行的第17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发表讲话,高调介入南海事务;2011年11月19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6届东亚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通过多边机制解决南海问题。2012年以来,美国政府高官在多种场合频繁发表涉南海问题讲话,公然插手南海事务;美军在包括南海在内的西太平洋海域加强军力部署和军事存在。在上述大背景下,一些域外国家呼应、追随甚至配合美国政策导向,通过经济援助、双边军事合作、参与争议区油气开发等方式介入南海问题。例如,在中菲“黄岩岛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随即宣布帮助菲律宾新建一个国家海岸监测中心;日本也提出向菲律宾提供至少10艘巡逻艇,以增强菲律宾海上力量。显而易见,美国、日本等国的上述举动,导致南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中国是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中坚力量 
 
  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本着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增进周边各国合作的宗旨,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始终采取克制态度,以建设性姿态促进与有关当事国的对话合作,为稳定南海局势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中国是南海和平稳定的建设者。南海和平稳定攸关中国的切身利益,中国是南海航行安全和通畅的受益者,也是南海地区经贸往来与经济繁荣的受惠者,中国珍惜并致力于维护这一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近期个别外国政要和智库学者声称中国在南海“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甚至妄称中国采取拖延或回避的策略,进而谋求在时机更有利时主导有关争议问题的解决。这种指责是毫无根据的。中国一贯主张以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谈判妥善解决南海争议。中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充分体现了妥善解决南海争议的诚意和愿望。2000年12月,中国和越南在多年谈判的基础上签署了《北部湾划界协定》,妥善解决了北部湾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2003年10月,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签署《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极大地增进了双方的战略互信。2011年7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就落实《宣言》达成后续行动指针,为推进南海务实合作铺平了道路。2011年11月,中国提出设立30亿元人民币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旨在推动形成中国—东盟多层次、全方位的海上合作格局。中国的一系列积极作为和善意举措,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中越在北部湾的公平合理划界、中国在“黄岩岛事件”中表现出的克制等一系列事实来看,中国从未“以大欺小”。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美国尽管宣称在南海问题上不持立场、保持中立,但某政要故意忽略“南中国海”这一国际社会通用地名,而改称“西菲律宾海”,某参议员公然声称中国石油企业在南海的正常招标行为侵犯了越南“主权”,这哪里是什么“不持立场”?更为严重的是,今年8月3日美国国务院就南海问题发表所谓声明,罔顾事实,混淆是非,无端指责中国,故意把南海的水搅浑,人为加剧了南海局势升温。深入梳理2009年以来南海局势不稳定的根源,与中国致力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正好相反,个别国家不断挑拨离间、故意制造事端。国际舆论对此应坚决揭露并予以谴责。
 
  中国是南海和平稳定的捍卫者。中国在南海的主张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部分外媒渲染“中国南海威胁论”,宣称中国正在施行亚洲版的“门罗主义”;个别外国政要声称中国要将南海变成“中国湖”,不能允许中国“不成比例”地控制南海,等等。上述论调纯属主观臆断,显然与事实相悖。近代以来中国只有被殖民、被侵略的悲惨遭遇,而根本没有霸权扩张的历史。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任何时候都不会谋求扩大地区势力范围,中国永远不称霸是向全世界做出的郑重承诺。中国是南海和平稳定的坚定捍卫者,中国从来没有对整个南海提出过权利主张,将来也不会扩大对南海的权利主张范围。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崇尚睦邻友好,但和平友好并不意味着中国要承受他国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后果。中国尊重他国,愿意通过友好平等的对话妥善处理与有关邻国间存在的领土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但中国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也必须得到他国应有的尊重和保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一贯保持克制,面对有关国家的挑战,中国被迫采取维护国家主权的举措是有理有节、无可指责的。近期中国设立三沙市,这是对1959年设立的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这一地方行政管辖机构的必要调整和完善,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美国作为南海争端非声索国、南海域外国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非缔约国,没有理由、更没有资格对此说三道四。奉劝美国彻底摈弃乱中取利图谋,切实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多做真正有利于南海乃至亚太稳定繁荣的事。南海地区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对话不要对抗、要理解不要隔阂,这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少数国家为谋求自身战略利益,试图将南海变成大国角力场,这不仅背离时代潮流,也不符合南海周边各国人民的最终福祉和利益。
 
  对话与合作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随着南海区域军备竞赛加剧,南海争议有关当事国纷纷采购先进武器装备,加强军事演习、军事管控等海上军事活动,对南海地区安全构成威胁。南海地区也存在一些加剧紧张态势的杂音和事件,但总体局势稳定、可控。有关各方应积极寻求通过对话与磋商解决有关争议问题,不将南海争议扩大化、复杂化、国际化,避免在本地区制造矛盾和紧张局势,这符合包括所有当事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的共同利益。
 
  维护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消除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促进东亚及周边地区经济繁荣,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显得尤为重要。南海是全球最重要的海上航道之一。中国一贯尊重各国在南海依国际法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并愿与有关各方一道,积极参与本地区海上安全国际合作。中国反对任何外部势力以所谓“维护南海航行自由”为借口介入南海问题。当前南海沿岸国家应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
 
  保持克制、求同存异是当前处理南海问题的明智之举,协商对话、务实合作是最终解决南海问题的必由之路。中国以实际行动实践着对地区稳定与发展的承诺,南海争议其他当事国同样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目前,落实《宣言》后续行动指针已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围绕南海问题开展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内容。探讨制订“南海行为准则”就是落实《宣言》的一部分,中国对此持开放和积极态度。当务之急是有关当事国切实尊重和遵守《宣言》精神,认真推进争议当事国之间的直接谈判协商,扎实推进南海合作,这是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需要,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中国愿与有关国家一道,坚持通过和平方式处理有关争议问题,增信释疑、促进合作,共同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原载9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作者系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 吴士存) 
中国南海诸岛网(www.Unanhai.com)收集整理

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3-2022 www.Unanhai.com QQ:40681100     

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全部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意志或证实其消息,仅供参考!